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: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化中国市场布局


自“新质生产力”于2023年9月被提出以来,中国科技产业创新再度提速。以半导体、新能源、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领域,成为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型经济格局的主导产业,并吸引许多跨国巨头加入其中。

作为全球在华深耕多年的跨国科技巨头,英特尔也成为这股浪潮的一员。近日,英特尔在成都举办新质生产力技术生态大会上,展示了其如何融入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,以及其在数字化、智能化和绿色化等领域与2000多家中国生态合作伙伴的最新成果。

“2023年,数字经济在中国GDP中的比重已达到42.8%,增速超过GDP发展水平,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”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在大会上指出,这凸显了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新质生产力的潜力。而这一切的背后,是半导体技术的持续进步,它推动算力增长,为数字世界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就在今年10月,英特尔宣布扩容成都封装测试基地,新增服务器芯片产能,并设立一站式客户解决方案中心。王锐指出,这两项建设将加速中国本土产业链配套,提升对中国客户的支持能力,并进一步巩固英特尔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。


2025年实现量产18A制程

放眼当下和未来,AI成为新质生产力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领域。作为算力提升的支撑硬件,半导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AI的前进速度。据机构测算,每提升1%算力,数字经济就能增长0.4%,这一趋势凸显了算力在未来数字化世界中的重要性。

王锐表示,生成式AI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引擎,预计到2030年,全球生成式AI的经济贡献将达到7万亿美元,其中,中国贡献将达到2万亿美元。而AI应用的快速部署对半导体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,尤其在性能、功耗、集成度和可靠性等方面。为此,英特尔推出了包括酷睿Ultra处理器、至强可扩展处理器、Gaudi深度学习加速器、英特尔GPU等在内的全栈AI产品组合。

王锐最新透露,英特尔未来将推出Intel 18A制程节点,并在2025年实现量产。此外,基于Intel 18A制程的下一代AI PC处理器Panther Lake和数据中心处理器Clearwater Forest也将在2025年发布。这些技术进展将大幅提升AI应用的算力支持,并为未来的智能化时代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
在推动AI技术应用落地方面,王锐特别提到,英特尔正在加速从云端到边缘端的AI应用落地。随着AI工作负载激增,英特尔的AI硬件产品组合已经覆盖了从数据中心到个人PC的各类需求。在PC领域,英特尔提出了“AI PC”的概念,预计到2025年年底,AI PC的累计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,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工具。

王锐还特别强调,AI PC将极大提升个人生产力,尤其是在程序开发领域,AI PC将使得程序员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进行互动,简化编程过程,提高开发效率。其中,英特尔与中国合作伙伴智谱推出的智能编程助手便是一个典型案例,它支持300多种编程语言,离线也能高效工作,为开发者提供了全新的工具。

王锐还指出,英特尔将“英特尔代工”独立出来,成立独立子公司,进一步加强“英特尔代工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,以更好地服务公司产品以及外部客户的需求。


继续在中国市场深化布局

在分享如何融合中国新质生产力的经验方面,王锐指出,英特尔注重精准洞察中国市场需求,并在本地推出定制化产品和解决方案,始终注重与中国本土产业生态的深度合作。今年8月,英特尔在深圳发布了全球首款车载独立显卡,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。这款产品将助力汽车厂商在软件定义汽车领域取得突破,并为用户带来全新的AI汽车座舱体验。

而为了应对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和能耗挑战,除了在成都增加服务器芯片产能外,英特尔也联合产业生态发起了“英特尔中国数据中心液冷创新加速计划”,推动数据中心的液冷技术发展,从而降低能耗,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。王锐表示,这一计划将加速中国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,并为全球数据中心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。

此外,记者在会上了解到,英特尔还推动了开源技术的发展,90%以上的全球开源项目和经验都惠及了中国生态及客户。通过与本地开发者和ISV的合作,英特尔拓展了AI PC软件生态,推动了AI应用广泛落地。

王锐强调,在复杂的全球环境下,英特尔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姿态,并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深化布局,利用中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优势,助力公司发展与创新。

“随着英特尔在中国迎来40周年,公司将更加坚定地走向全球数字经济的前沿,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开启新质生产力的辉煌篇章。”王锐指出,英特尔在中国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与合作。未来,英特尔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,携手产业伙伴共同打造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新时代。